日期:2025-07-23 10:13:08
美国财政部长竟威胁:中国买伊朗和俄罗斯石油,得谈谈 贸易谈判新焦点。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7月21日接受CNBC采访时称,特朗普政府并不急于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但随着两国在下个月“关税休战”到期前进行磋商弘益配资,谈判进展顺利。贝森特还表示,特朗普政府更关心的是贸易协定的质量,而不是达成时间。
贝森特威胁要把中国对俄罗斯和伊朗石油的采购纳入到谈判讨论范围中。他认为现在可以开始讨论这些问题。香港《南华早报》报道指出,中国是俄罗斯和伊朗石油及能源产品的主要买家,贝森特的最新言论表明,中美谈判的重点正从关税转向地缘政治以及中俄和中伊关系。
复旦大学教授辛强认为弘益配资,中国不太可能允许美国将关税以外的问题安插进谈判。北京可能会坚持贸易谈判必须聚焦贸易,不能被其他问题裹挟。
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威胁称,若在50天内无法达成俄乌和平协议,将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并对部分国家实施所谓“二级制裁”,意图惩罚俄罗斯石油买家。后来多名美方官员澄清,特朗普指的是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实施“二级制裁”,并非对俄罗斯商品征收关税。由于美俄贸易往来很少,“二级制裁”可能是最严厉的制裁措施,而对中国和印度等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关税,才会对俄罗斯经济造成巨大影响。
一周后,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任何购买受制裁俄罗斯石油的国家都将被征收高达100%的“二级关税”,他同时敦促欧洲也采取类似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6月下旬以伊冲突激烈爆发以及美国介入斡旋停火之际,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这下中国可以继续购买伊朗的石油了。希望未来他们也能从美国购买很多(石油),要是能促成这事儿的话,那将是我的荣幸。”白宫方面很快对特朗普的发言进行了补充解释,称特朗普其实想要表达的是,伊朗没有封闭霍尔木兹海峡是因为顾忌中国的利益,因为后者是伊朗石油的最大实际买家。
仅隔一天,特朗普在当地时间6月25日的北约峰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不会阻止中国购买伊朗的石油。彭博社认为,特朗普态度的转变发生在以色列和伊朗达成停火协议后不久,也正值美国与中国刚敲定新的贸易框架、从关税战中撤回之际,似乎是想对中国和伊朗抛出诱饵,让他们分别与美国进行谈判。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回应指出,中美应利用磋商机制,秉持平等态度,尊重彼此关切,努力实现互利共赢,推动中美经贸关系持续健康发展。随着中美两国的贸易争端在今年4月和5月达到白热化,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在关税上针锋相对,紧张局势不断升级。此后,中美在瑞士日内瓦和英国伦敦举行了两轮经贸会谈,双方互降关税,达成了为期三个月的“休战期”,同时也仍在继续谈判。
6月初,中美元首通话进一步稳定了两国关系。本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吉隆坡会见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这也是两人的首次会晤。针对有关俄乌冲突以及“二级制裁”的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强调,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一贯明确弘益配资,始终认为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中方坚决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希望各方为推动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营造氛围、积累条件,多做有益于劝和促谈的事。
翔云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